尼玛初封面新闻记者王祥龙3月1日,是藏历大年二十九,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尕多乡邢木达村,格登特一家在做年夜饭。按当地习俗,大年二十九这天,一家人要吃“古突”,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安顺遂。“古突”,是由肉、大枣、面粉等9种食材制成的一种美食,各家按各自的口味决定材料,唯一要遵守的,是须凑够9种。特色美食“古突”“以前,实在凑不够9种材料,就勉强把水、调料算进去才凑得够;现在,家里蔬菜、大枣、肉应有尽有,根本不用操心食材不够。”格登特说。格登特出生于壤塘县尕多乡刑木达村一个多子的牧民家庭,自小过着放牧生活,家里生活较为拮据。为解决农牧民子女生活、就业等问题,年,壤塘县立足非遗优势建起唐卡传习所,吸纳周边农牧民子女前往学习,为有艺术梦想的年轻人搭起圆梦舞台。乘着这股“东风”,格登特走出了自己的“艺术人生”。格登特“年,我进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学习唐卡,一并学习语文、数学、品德等文化课。”格登特说,年,他开始学习藏绣。经过5年多时间学习,格登特成为藏绣县级非遗传承人。凭借制作藏绣,格登特去年一年就挣了5万余元,这成为格登特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。3月1日晚,格登特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,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。油锅里,一个个新鲜的面团被炸成了金黄的油条。格登特拿起刚炸出的油条尝了一口说,以前家里用当地小麦磨出的面粉和酥油炸油条,炸出来的油条不仅容易碎成小块,口感也粗糙,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家里能买到质量更好的面粉和清油,炸出的油条酥脆可口。”格登特母亲在准备美食如今,不仅格登特有了稳定收入,格登特父母的养殖业也大有起色,家中牦牛繁殖到余头。随着牦牛价格不断上涨,格登特一家人不再需要围着生计打拼,格登特的妹妹们,也如愿在外追求着梦想。当盛在藏式托盘里的水果、糖果、坚果等食物被摆上桌子,格登特家的新年氛围愈发浓厚。“我今年想继续努力,打磨技艺,争取成为县级或者州级藏绣非遗传承人。”格兰特说,藏绣对自己来说,不再是一种生存手段,而成为对藏族文化的追求。